加强对中国特色清真寺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发布时间:2017-12-01

加强对中国特色清真寺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作者:中国伊协副会长,安徽省伊协会长穆可发阿訇)

据有关资料分析中国清真寺建筑分为两大体系:一类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属于中国特有的建筑型制;另一类则更多地保留了阿拉伯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无论哪类风格的清真寺,都是中国与阿拉伯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目前见到的绝大多数为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明代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而清代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型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的。在中国,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不少。这类清真寺,多分布在新疆维吾尔等民族地区;在内地,则或是早期的某些古寺,或是近年来的新建寺。

一,这些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国寺院的完整布局。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并且往往是一连串四合院制度。其特点是沿一条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布置若干进四合院,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进院落都有自己独具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而又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着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第二,中国化的建筑类型。内地清真寺的结构体系和建筑型制,一般都具有中国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在大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上。

中国式的庙门制度。自明代以后,那种阿拉伯式拱券大门在内地已不多见,它已被中国式的寺庙大门所代替。这种大门型制是我国伊斯兰教建筑所独具,在阿拉伯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清真寺建筑中是找不到的。

第三,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不少清真寺都成功地将伊斯兰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融会贯通,把握住建筑群的色彩基调,突出伊斯兰教的宗教内容,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装饰手段取得富有伊斯兰教特点的装饰效果。

伊斯兰教建筑装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用动物形纹,最常使用的花纹是卷草花卉等物,这种装饰手法,突破了中国古建筑使用龙凤及各种走兽的制度,丰富了中国古建筑装饰内容。但是也须承认,由于中国传统装饰已经根深蒂固地渗入到清真寺的建筑细部,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兽形题材的装饰。

第四,富有中国情趣的庭园处理。中国清真寺大多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庭园风格,反映出中国穆斯林不避世厌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庭院布置可谓中国清真寺的佼佼者。

第五,中国清真寺的伊斯兰教特点。无论其如何花样繁多,也无论其如何大量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中国清真寺都必须严格遵循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具备伊斯兰教建筑的某些特点。

解放后,新中国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贯彻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以及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的面世,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的穆斯林获取宽松自由的生息空间。历经主体化过程而真正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体。作为伊斯兰教载体的清真寺得以重新修茸,清真古寺得到妥善保护,同时还兴建了不少新清真寺。而这些新建的清真寺在外显的建筑风格上彰显出明快的阿拉伯特色。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各种资源得到流动。中国回族穆斯林清真寺建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有些新建清真寺直接引用或借鉴阿拉伯建筑形式和风格。这些阿拉伯式建筑以绿色圆拱顶为显著特征。建筑材料用钢筋混凝土,装饰简洁淡雅。在平面布局上突出礼拜大殿的中心地位,不再刻意追求中国传统中轴线的对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建清真寺。它们体量不同,形式各异,但其中绝大部分采用的是阿拉伯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使伊斯兰教建筑的特色更为突出。中国各地的清真寺建筑,无论以何种风格为主,都是中阿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是历代各族穆斯林智慧的结晶。它们既有别于中国佛寺、道观、文庙、基督教堂,又与国外清真寺建筑风格有一定差异,程度不同地体现着中国的建筑风格和气派。它们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产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要有定力和自信

公元651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者与中国通好,在之后1300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中,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相互融合,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伊斯兰文化在中华大地传播的过程,也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国伊斯兰文化不仅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衍生物,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中,还融入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成果,同时又吸收、融合了每个民族固有的本土文化和社会习俗。尽管如此,伊斯兰教的教理、教义并没有因此消弭,穆斯林也把伊斯兰文化中道、仁慈、宽容、和谐的宗教理念,其独有的宗教建筑形制,穆斯林传统的经商理念,以及伊斯兰教育思想带到了中国大地,使伊斯兰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步入了与中华文化不断融合的漫长历程。

元明时期,由于中亚、西亚穆斯林的大量涌入,中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各地都兴建了大量的清真寺。扬州、广州、杭州等地建成了穆斯林聚居区。同时,还开启了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历史,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和泉州的麒麟寺都以其精美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阿拉伯建筑形制相结合而闻名世界,是世界宗教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

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伊斯兰与儒家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催生了融合儒家文化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对于中国穆斯林的精神启蒙具有重大意义。著名的“金陵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刘介廉等就是这一时期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突出代表,他们“以儒诠经”,既保护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完整,又便于在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中国大地传播伊斯兰教,把具有东方色彩的伊斯兰教与闻名于世的古老中国文化联系了起来,使伊斯兰教在远离其诞生地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获得了生存空间。

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为伊斯兰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与演进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我们不能忽视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更不能忽视中国伊斯兰教的特色。

保护中国的伊斯兰文化遗产,传承中国的伊斯兰文化,是对中华文化多元性的肯定,是对属于中国穆斯林独特的精神文化的肯定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历史与传统的见证与载体,对其进行保护,实质上是在保护其传承古今的现实功能。

三、坚持中国化方向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伊斯兰文化遗产提供了机遇

保护和传承中国伊斯兰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的责任迫在眉睫,弘扬中国伊斯兰文化传统,保护中国伊斯兰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穆斯林的光荣职责,是伊斯兰教为共圆中国梦服务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信仰体系、宗教伦理、社会意识、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等等。伊斯兰文化反映着伊斯兰文明的特性:它使人类具有信仰,却要求去理性地思考;它给人类以宗教,但倡导科学态度;它指导人类注重精神,却鼓励创造物质财富,两世兼顾;它提倡立足今世,不忘后世,以今世求后世,两世吉庆。在伊斯兰文明中,“天启”的含义与人类的利益紧密相连,信仰与理性、精神与物质、现世与来世、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因循与创造,这些对立的事物都达到和谐与统一,这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和谐与统一,是鼓励人们生存和创造的和谐与统一,是谋求社会安定、共同发展的和谐与统一。

植根于中华大地信仰伊斯兰教的我国各族穆斯林,传承伊斯兰教中的爱国爱教思想,扶贫济困,崇善弃恶,恩不求报,清不沽名;创造财富,保护环境,发展经济,谋求幸福。伊斯兰文明的内涵与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致的。

因此,保护和弘扬中国伊斯兰文化传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汲取宗教文化中的正能量,从而在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培育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荣耀。

我们感到保护伊斯兰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当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后,普遍开始拆旧寺、建新寺,不考虑建筑环境的搭配,无视建筑的历史,无视建筑文化特色,盲目修建阿拉伯式清真寺,把原本可以修旧如旧的中国古典式清真寺建筑纷纷拆毁或废弃,保护状况堪忧。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穆斯林群众忽视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300多年来中国化的这一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式清真寺建筑的人为被毁有负我们这一代人鉴往知来的存史责任。应该说明,我们并不是一味强调我国的伊斯兰建筑就必须是中国古典式,也不反对宗教建筑的多样性,但反对忽视历史和人为割断中国伊斯兰教文化脉络的盲目行为,反对不惜代价拆毁古建筑和缺乏对中国特色清真寺文化不自信的做法。不仅如此,一些清真寺内中所存的手抄本《古兰经注》和原版经学著作、匾额、木刻、石刻碑文等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的成书年代更为久远,但是它们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摆放在图书馆书柜中或堆放清真寺院落一角,或纸张脆弱或风化严重,字迹日渐模糊,不堪久存。我们担心中国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因此失去被传承与记忆的现实载体,而文化遗产恰恰是当代青年穆斯林了解、感知、传承和发扬中国伊斯兰文化亟需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财富。唯有将伊斯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青年穆斯林才能更好地书写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伊斯兰文化的未来篇章。

宗教建筑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宗教建筑在古建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把宗教建筑保护好,不仅是宗教界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对古建筑保护有这样的论述:“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保护城市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的优良传统。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总书记的话告诫我们,古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它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无论城市改造工作有多忙,任务有多繁重,难度有多大,成本有多高,都不能改变对传统文化、对古建筑所负有的保护责任。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或引导好以下工作。

一、清真寺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在众多的清真寺建筑中,有很多是出自正规建筑设计院之手,其中不乏有深厚宗教建筑功底的专家设计的作品,能够既体现清真寺建筑的宗教特点,又具有一定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并且建筑体量造型把握的都很合理。同时也应该看到有很多清真寺建筑的设计反映出建筑师缺乏足够的宗教建筑素养在建筑的风格、体量、尺度关系和材料的处理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而导致清真寺建筑设计留有一定的缺憾,因此希望能够由专业的建筑师来完成清真寺建筑的设计,毕竟清真寺是宗教和文化建筑同时也是当地重要的建筑,它的设计好坏具显得比较重要。

应当承认,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认识水平相比过去有长足进步。但是,也不得不说,在一些方面,和过去相比,我们并无质的改观。个别方面,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例如,以为打着爱国的旗号,就要放火烧别人的私家车,就要在网络上使用语言暴力;以为自己是“正能量”,就有资格用肮脏、粗俗、不堪入耳的谩骂攻击别人;以为自己“政治正确”,就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包括撒谎、违法、越过道德底线,就可以随意给别人扣帽子……。社会上出现的“破坏性建设”留给我们的“遗产”仍然沉重,其消极影响远未消除。我们今天时不时见网络报端的如借助“政治正确”,就可以在这个大旗下随意攻击特定民族和特定宗教,伤害信教群众感情的种种违法行为。这些恶意的攻击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困扰着中国伊斯兰教的工作和穆斯林。固然这和国内外一些企图妖魔化伊斯兰的阴谋以及普遍存在的金钱迷信有关,然而,难道就和我们过去个别地方对坚守中道思想及中国伊斯兰传统文化的颠覆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反思并进而防止一些领域的“破坏性建设”,仍然是一个很现实、很值得研究的关注的问题。我希望,对思想、文化(民族宗教工作)领域随时有可能冒出来的“破坏性建设”,要多一点防范之心。中国穆斯林是不是更要多一点反思呢?

二、注重伊斯兰教建筑和中国文化的文脉关系。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体现出极强的包容性。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主要建筑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虽然基本形制不变,却反映了时代、本土、民族特色对清真寺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伊斯兰文化与外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清真寺建筑既要反映其文脉,又要表现与当地的建筑风格充分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当地民族的心理,使伊斯兰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历史上中国清真寺建筑的选址都非常讲究,古人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有很多经验,值得今人借鉴。在原有清真寺建筑周围建设新的宗教建筑,要与原有的古建筑相协调,力求营造胜境艺术。
三、注重文化传播功能的完善。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开展学术教育和宣传社会行为规范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清真寺总是与宗教之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清真寺集中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历史、教育、艺术、书法、装饰、民俗、社会发展等丰富内涵,是伊斯兰文化的象征。因此在清真寺建筑的设计上要体现它的社会和文化的功能,使之能够承担起推进文明进步的作用。